重返帝国秦叔宝搭配阵容推荐
对于重返帝国秦叔宝搭配阵容推荐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秦王李世民的权力有多恐怖:能设官能铸币,几乎是一个小朝廷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开创了繁华昌盛的大唐盛世,缔造的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的巅峰。这么一位盛世明君有一个污点是杀兄夺位的玄武门之变。严格上讲,不能全怪李世民。李世民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夺位也算有能者自居。就算他不争皇位,太子那伙人当了皇上也不会放过他,因为李世民的势力太庞大了。
秦王李世民的权力有多恐怖:能设官能铸币,几乎是一个小朝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秦王李世民的权力有多大。
首先百姓基础好,民心向背。李世民经常率军出征,南征北战,自公元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分别是击败薛举,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击败王世充窦建德,击败徐圆朗等割据势力。李世民的军队越来越强大,手下的谋士强将越来越多。虎牢关之战返京后,受到长安百姓的热烈欢迎。秦王李世民的权力有多恐怖:能设官能铸币,几乎是一个小朝廷
第二公元621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主管天下军事作战。地位很特殊高于所有的亲王,相当于另一个太子。后来李渊甚至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秦王府中又多了一个文学馆,收揽四方能人志士。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完全听命于秦王李世民,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廷。
第三是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陕东道在当时自治权极大,管辖和辐射差不多一半的唐王朝。后担任唐朝的尚书令,总领六部,掌握最高行政权。
第四,李渊在废除五铢钱。发行开元通宝后,为了表彰李世民的赫赫功绩,御赐给他三个铸钱炉。这说明李世民可以发行货币,可以给自己造钱。这一点已经超过了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权力有多恐怖:能设官能铸币,几乎是一个小朝廷
由此可以看出,秦王李世民的权势相当大。就算他与世无争的话,太子也绝不会放过他。最后对玄武门之变说一句:李世民将兄弟的皇位之争限制在宫墙之内,对江山百姓是好事。
唐朝大将秦琼简介?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扩展资料:
秦琼本来是隋朝将领,在隋朝名将来护儿任职,来护儿时常看好秦琼,认为他定能出任投递,后来在卢明月造反时,秦琼跟着张须陀前往征讨,秦琼和罗士信各领前人埋伏卢明月,结果卢明月中计,张须陀大破卢明月,秦琼和罗士信因此远近闻名。
公元616年,秦琼跟着张须陀征讨瓦岗,结果张须陀中计战死,秦琼带着其余部下归附裴仁基,后来裴仁基因为和萧怀静不和,杀死萧怀静后投降瓦岗,秦琼不得不跟着裴仁基。
宇文化及杀死杨广,秦琼跟着李密打宇文化及,第一次被宇文化及打散,但是秦琼挺身而出救了李密,并收散兵逆袭了战局,但是因李密负伤,胜仗中部将没有任何奖励,恰逢王世充来攻打瓦岗,李密军溃败,秦琼投降王世充,王世充任秦琼为龙骧大将军。
但是王世充在公元619年自封为帝,将裴仁基处死,秦琼与程咬金看不惯王世充为人,奔投李唐。之后秦琼为李世民父子效力,深得李渊的器重。
唐朝建朝后,秦琼还是跟着李世民四处征讨,在公元623年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百度百科——秦琼
?唐朝大将秦叔宝简介
秦琼(?—638年),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简介> 历史上的秦琼> 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朝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秦琼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的秦琼> 贞观十三年(639),秦琼翼国公改封为护国公。贞观十七年(643),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先祖> 秦琼出身贫寒,其先祖史无记载,传奇小说中杜撰其父亲为秦彝(南陈老太宰秦旭之子,镇秦琼明代门神像守马鸣关,手中一条虎头錾金枪,秦家瓦面金装镧天下闻名,后靠山王杨林兵发南陈,死守马鸣关,最终因为奸臣卖国,开门投降,引兵入城,秦彝死命抵抗,部队十不存一,战死疆场,其祖父为秦旭北齐太宰,后自杀而死)。2001年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根据群众举报在位于济南市经八纬四路的汇苑小区建筑工地,发现并清理了一座大型隋代墓,并且发现了一方墓志,上面刻有「仪同三司济南郡守吕道贵墓铭」。根据墓志铭的记录,隋文帝舅舅的一生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吕道贵,字希玄,其先原为东平人,后移居济南。吕道贵是隋文帝杨坚之母吕苦桃的堂兄。杨坚之父杨忠,年轻时游齐鲁,娶平民女子吕苦桃为妻。后杨忠历仕西魏、北周,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隋国公。多年在外生活,让吕苦桃与娘家失去了联系。杨坚率兵灭北齐后,曾经去寻访母亲的家人,但是却没有找到。隋朝建国后,吕苦桃已死,齐郡官员始访得吕氏家人,其中一个是吕苦桃的侄子吕永吉,另一个就是吕苦桃的堂兄吕道贵。杨坚于是将他们迎至京城。可是吕道贵「性顽劣,多犯忌讳,文帝耻之」,乃授其为齐郡太守,仪同三司,送还济南,并断其入朝。道贵不晓政事,高自崇重,自称皇舅,在济南「横行霸道」,时常率仪卫出入闾里,与故人游宴,官民皆苦之。后齐郡改为州,朝廷另派刺史,道贵遂免官,卒年79岁。开皇十二年与妻张氏合葬于历城宝公山(即济南英雄山)之北。1995年,在济南市经七小纬六路银行宿舍楼施工中,发现一座石室墓葬。在墓室清理中,济南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发现了秦爱墓志铭。从秦爱墓志铭中可知,秦爱字季养,齐郡历城人。他的儿子秦琼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以骁勇闻名,多立战功,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协助李世民诛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秦爱墓志铭最大的历史意义,是其纠正了正史、地方志及民间传说中有关秦琼家世的误传。从墓志铭中可以看出,秦琼的曾祖父秦孝达、祖父秦方太、父亲秦爱三代均系魏、齐两朝文职官吏,而《旧唐书》、《新唐书》均漏载,此可以补正史之缺佚。至于《隋唐演义》等白话小说中称秦琼「乃祖是北齐领军大将秦旭,父是北齐武卫大将军秦彝」一说,纯属对秦琼家世的演绎。另外,历城县志等地方志误载秦家世代冶铁,出身寒微,俗谓「冶铁秦家」,墓志可以纠正这个误传。另外,过去传说秦琼故宅即今西门外沙苑、五龙潭等处,秦爱墓志铭证明这实为误传。墓志铭载秦爱于大业十年(公元590年)终于齐州历城县怀智里宅,后于贞观二年改葬于齐州历城县怀智里。根据铭文出土地点,今天的经七小纬六路一带在唐代当属怀智里。按唐时「里」的范围,五龙潭一带与经七小纬六路显然不可能同属怀智里。> 凌烟阁排名> 关于大家最关注的武力排名,首先演义里排名一半多都是虚构人物,不能作为参考。《隋唐英雄传》中的秦琼(黄海冰饰)新旧唐书有列传,大家只知道他凌烟阁排名最后就认为秦琼排名太低云云,其实不然。首先凌烟阁功臣是指对 有功劳的人,所以文官也有一半以上吧;其次,叔宝自唐统一后就伤病缠身,没有其他出战立功纪录;第三点唐太宗建凌烟阁画像时,叔宝已去世5年了。叔宝并不是像殷开山、侯君集等人一直是唐的将领。归唐时又不是屈突通那样的是一方长官,领导者看人的重要性和我们看人的观点不同。多少品行一般,能力平平的人也能位列要职就是例子。还有人认为叔宝甚至不如咬金,因为程咬金排名在前,这不能作为评判。李绩的名望功劳大不大?他在凌烟阁排名就在叔宝前面,倒数第2,大家怎么想?其实是世人太看重排名才会这样。凌烟阁只是从太宗对杰出的功臣的表彰和纪念的感情出发而建的,并不是功劳排名册,也不是武力排名,更不是人品判定排名。我们知道,隋末唐初的虎将,以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尉迟敬德最为知名,到场过的战役也差未几,可这些人中只有秦叔宝得到过「上柱国」(特级战斗好汉)!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叔宝去世后太宗特命人在他墓前立石人石马以表彰其生前战功,陪葬昭陵。当时对墓前塑像是有严格规定的,普通人都是禁止的,就是一起陪葬昭陵的其他功臣武将,立像大概也没几个吧。这可以看出秦琼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后,叔宝和敬德成了门神,虽然传说不一,但说明叔宝是很受人们喜爱的人物。所谓「仁者无敌,勇者无惧!「史书对叔宝的评价正是「勇」字。秦琼正是我们大众喜爱的拥有勇敢品质的英雄人物。这是为什么1千400年后我们还在评说隋唐英雄的原因。只是演义只注重人物的武力大小,胜败成绩而忽略了人性思想上的高尚品质。误导了我们对英雄的观点定位。演义里多数把叔宝和敬德放在一起,按照小说描写(包括说秦琼是左天篷大帅转世,而敬德是黑煞神托生;黑煞神害怕左天篷,不愿意下凡,后来玉帝说,那就黑煞神一出,让左天篷带三分痨病,这样两人就可以杀一个对手;所以小说中也是描写两人对战时秦琼是带病和敬德对杀),叔宝武力略高于敬德。正史不可能记载谁高谁低。可也有一些记载可以给我们想像空间:叔宝投唐的第一仗就是大唐抵抗刘武周的入侵。当时尉迟敬德的确勇猛无敌,演义里说日抢三关,夜夺八寨也不算夸张,攻城略地,很多重要人物还被他俘虏了。当他得胜带兵经过美良川时,殷开山与秦叔宝在此与他遭遇,两大名将不可能不交手。可史书没说,倒是演义里绘声绘色的写出了「三鞭换两镧」的故事,指敬德挥出三鞭,而叔宝只用两镧就接住了,可见叔宝还胜了一招。历史上这场战争成了对 多次失败终于扭转战局很重要的一仗,唐军大获全胜。叔宝等斩首2千余级。叔宝因功劳巨大而被皇帝李渊亲赐金瓶,派人慰问,奖励,赠上柱国等。大家可以自己去猜测二位勇将的实力。马上秦琼> 另外玄武门事变秦琼是否参加还未可知,《旧唐书》写到秦叔宝参加了,可其他史书列举的参加者名单都没有他,也没见到在正史里写他在事变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话。事变前,秦琼的功业、勋爵、职位、赏赐均高出敬德等人很多,但是事变后的功臣封赏他只有700户,比长孙无忌和敬德等的1300户差很多,比参加事变的张公谨、侯君集都低。这是很奇怪的。所以有人认为他可能被调到军营,因为他和程咬金都被李元吉列为出征突厥的名单。若设想成立的话,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后来敬德的为什么会因为功高而凌烟阁排名靠前了。我个人认为,如果叔宝真的没有参加事变,除了调动原因外,很可能是他也像李绩李靖一样持中立态度,为什么呢?因为他并不会单纯的像演义里那样是为了李世民而投唐,当时的皇帝是李渊,而李渊对他恩遇有加。叔宝的经历应该使他不愿意去做让皇上亲子相残的事的。也许因此李世民对秦琼的信任从此有所保留。秦琼的历史记载不多,不过透过文字记载,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志节完整」——来护儿评语,勇猛无畏,胸怀大志,有气节,经历坎坷,傲视天下勇者的豪杰!!!!> 秦琼生平> 「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两泪如麻。提起了此马来头大,兵部堂王大人相赠与咱,遭不幸困至在天堂下,欠下了店饭钱无奈何只得来卖它。摆一摆手儿你就牵去了吧!但不知此马落在谁家?」这是《秦琼卖马》中的著名唱段,老人孩童都能哼上两句,可谓家喻户晓、遐尔闻名。对照历史,我们才知道文艺作品的荒谬,与真实的人物形象相去甚远。《酉阳杂俎》上记载,秦叔宝的坐骑并非黄骠马,而是忽雷驳,马的毛色青白相间,雄壮威武。此马像人一样喜爱喝酒,酒后不但不会醉眼昏花,反而精神百倍,「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秦叔宝死后,忽雷驳也嘶鸣不食而死。根据《隋唐嘉话》的记载,秦叔宝使用的兵器也不是一对金装镧,而是一杆超重的长枪。在他跟随李世民攻打洛阳城时,他把这杆长枪插在城外的泥土中,十几个王世充的士兵冲出城来,想要拔出这杆长枪,他们一起用力也没奏效,长枪依然稳稳地插在泥土当中。秦叔宝再度来到城下,轻而易举将长枪拔了出来,握在手中昂然离去,在场的双方将士都目瞪口呆。秦叔宝的长枪从此闻名天下,在朝廷的重大活动中,此枪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大长了帝国的威风,让外邦蛮夷们心悦诚服、由衷赞叹。>
李世民的帝国武将
第一名 赵公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的哥哥,他的故事大家更多的可能是在有关武则天的故事里面看到过,事实上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尤其是玄武门之变中,他立下了大功。他还是李世民幼年的好友。小说里他将在八十章左右出现。他的结局大家都清楚,被武则天诬陷谋反,自杀。
第二名 赵郡王李孝恭
李渊的侄子,统一战争中,江南的反王大多都是被他打败的,李靖是他的重要助手。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他和李世民的战功不相上下。天下太平尤其是玄武门之变以后不再过问国家大事。后来病死。我个人很喜欢他,小说里也会有他的出场机会。
第三名 莱公杜如晦
十八学士之首,深得李世民的器重。和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玄武门事变立下大功。死的较早,贞观四年病故。
第四名 郑公魏征
本是李密手下,后归顺唐朝辅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之后辅佐李世民,以敢直言劝谏闻名天下。这个人大家都很清楚,不多说了。
第五名 梁公房玄龄
李世民的最主要的谋士,被称为唐之萧何。屡立大功,玄武门的主要策划人之一。贞观时期任相近二十年,深得信任。他死后,儿子参与叛乱,给他的家门蒙上阴影。
第六名 申公高士廉
长孙皇后的舅舅。从小器重李世民并把长孙皇后许配给他。擅长文学行政。
第七名 鄂公尉迟敬德
著名勇将,尤其擅长躲避长枪和夺人长枪。先是刘武周的部下,后归顺唐朝。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李元吉,带兵威胁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立下第一大功。统一天下后曾作为主将数次打败突厥进犯。晚年迷恋丹药,闭门不出。
第八名 卫公李靖
统一战争时期主要辅佐李孝恭,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后,先后打败突厥吐谷浑,立下赫赫战功。晚年为了避免谋反的嫌疑,闭门不出,直到病死。从很多功臣的遭遇来看,李世民做的不见得比朱元璋好多少。小说中六十五章以后他将带着一个大阴谋出场。
第九名 宋公萧禹
本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后来归顺唐朝,擅长行政,被李渊重用。李世民登基以后和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遭到排挤。此人将在小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十名 褒公段志玄
李渊旧部,随同太原起兵的功臣。在李家兄弟的斗争中,站在李世民一边,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曾被李世民比做周亚夫。
第十一名 燮公刘弘基
本是游侠,太原起兵的时和长孙顺德一起招募勇士,在进攻长安的途中斩隋将宋老生,后来被评为战功第一。曾两次被俘虏,两次逃回。
第十二名 蒋公屈突通
隋朝名将,守卫长安,失败后自杀未遂,投降李渊,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消灭王世充的战役中战功第一。小说中也是重要人物,一百章左右会出场
第十三名 勋公殷开山
李渊旧部,追随太原起兵。曾因为败仗被贬为士兵,后来又被起用,参与多次战斗。在攻打刘黑闼的战斗中病死。
第十四名 谯公柴绍
李渊女婿,少有侠名,娶平阳公主,参与统一战争中的大部分战役,立下大功,曾率兵消灭最后一个反王梁师都,李世民登基后,也立下不少功劳。此人将在四十章以后出场,也是个重要人物。
第十五名 邳公长孙顺德
长孙皇后的叔叔,太原起兵时和刘弘基一起招募兵马。攻打长安时任先锋,抓获屈突通。参加玄武门之变,后因贪污被贬官。
第十六名 勋公张亮
本是李密部下,后投靠唐朝。李世民兄弟争斗时,曾去洛阳联络,被李元吉告发下狱。为掩护李世民宁死不招供,因此立功。后因擅长行政而被信任,曾告发侯君集谋反,晚年相信巫术,被告发谋反而诛杀。
第十七名 陈公侯君集
李世民心腹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曾经带兵击败吐谷浑和高昌,但因私吞战利品被弹劾。密谋拥立太子李承乾,事情泄露,被杀。此人将在七十章以后出场。
第十八名 郯公张公谨
本是李密部下,后投唐,因为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而被赏识,曾为李靖副将打败突厥,第二年病死。此人已经出场,后面会有情节介绍他。
第十九名 卢公程知节
本名程咬金,瓦岗猛将。先从李密,后从王世充,因对王世充不满,投奔唐朝。参加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参与者。后因屠杀战俘被问罪,病故。这大概是熟悉隋唐评书演义的朋友们最喜欢的人物了。中国的评书里经常会有这样一个卤莽而可爱的英雄形象,程咬金就是代表人物。作者本人也非常喜欢他,将来他会出场的。
第二十名 永兴公虞世南
自幼以文学著称,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第二十一名 渝公刘政会
李渊旧部,追随太原起兵,留守太原,曾被刘武周俘虏,宁死不降,后获救,官至刑部尚书。
第二十二名 莒公唐俭
李渊旧友,太原起兵功臣。曾因为揭发谋反获免死一次。官至民部尚书。
第二十三名 英公李绩
瓦岗大将,本叫徐世绩,后投唐,被赐姓李,避李世民讳改名李绩。未参加玄武门之变。唐朝建立后打败突厥,进攻高丽,立下战功。死后孙子徐敬业造反。他就是评书里的徐茂公。
第二十四名 胡公秦叔宝
张须驼部将,张死后归李密,李密败后归裴仁基,又随裴归王世充。因不满王世充,和程知节一起投唐。战斗时冲锋在前,勇猛无比。参加玄武门之变。后来因为战争中的旧伤太多,反复发作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死。他是隋唐评书的主人公,被描写的十分完美。
重返帝国亚瑟曹操秦叔宝怎么玩
通过搭配不同的武将卡牌来获胜。
1、游戏中的秦叔宝是助战武将,主要负责支援、开拓地形和挂机等工作,而且在打斗时还可以添加属性攻击。
2、玩家也可以通过召唤扭转战局,激发出更多的战斗方法。
秦琼是谁,他有哪些事迹,有儿子吗?
就唐太宗李世民的封官来看,秦琼无疑是大唐帝国奠基的头号功臣。护国武昌公——秦琼秦叔宝。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秦琼的家世。对于他的家世,不同的版本里有两种说法。大部分的老艺人把秦琼说成是南陈名臣之后。他的祖父秦旭是南陈后主陈叔宝手下太宰,官拜左班大丞相。是一位极有气节的老夫子。而他的父亲则是南陈马鸣关大帅秦彝。聂胜田的《九杰定大隋》中把他与广陵水旱大帅双枪将定彦平、金陵镇京大帅罗荣合称为南陈三雄。并且他的秦家锏法闻名于世。武艺高强,掌中虎头皂金枪,胯下黄骠透骨龙,背后金装昆仑锏,煞是威风,枪法了得,要不是当时一枪扎偏了,扎进树里拔不出来,杨林老儿的小命早就报销了。不过他的结局也是很悲剧的——兵败自刎。另外一种版本称他们老秦家是北齐名臣时候。祖父秦旭是北齐主手下太宰,父亲秦彝是北齐济南府大帅。不过结局跟上一种版本异曲同工——可怜的秦琼母子,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秦琼。评书中跟史书上记载基本符合。面黄金睛,身高八尺。。。。起家之前只是济南府历城县一名小小的马快,四十几岁了还干这种没出息的活。但是为人豪爽,好结交天下英豪,因此有“赛专诸,小孟尝”的雅号。他的发迹算的上是那次仗义执手吧。县里面分配他跟樊虎押送犯人。秦琼送往潞州府,樊虎送往平阳驿。在送交刑部审批之后,他与樊虎偶遇当时的晋王杨广暗害当时的唐国公李渊,秦琼仗义执手,就李渊于危难,但情急之下忘记向樊虎索取盘缠,便押解犯人去了潞州府。恰巧潞州府的知府因为唐国公李渊坐镇太原,去送觐见之礼了,所以有一段时间没在府内。倒霉的秦琼就是在这段时间内花光了身上的所有钱,还把给母亲买贺寿之礼——潞绸的钱搭上了,还不够,受尽了老板王小二的白眼,不得已当锏卖马,窘迫异常。幸得在卖马的过程中经过一段周折跟单雄信好上了。将养月余,却倒霉在回家途中皂角林误伤人命,发配北平府。或者是因祸得福吧,他在北平府遇到了失散多年的姑父北平王罗艺,姑母秦蕊珠,以及没见过面的表弟少保罗成。也因此平步青云,在罗艺的推荐下到济南节度使唐璧手下当旗牌,却因程咬金、尤俊达俩喜蛋劫了靠山王杨林的30万皇纲,秦琼三探武南庄,与程咬金相认,染面涂须进登州,却阴差阳错的成了杀父仇人杨林的十三太保。后借其母六十大寿与众英雄贾柳楼结义,烧龙批,反山东,取金堤,占瓦岗。历任瓦岗军兵马大元帅、大魔国兵马大元帅、四平山十八国联军总元帅、西魏兵马大元帅,投唐后继续担任大唐兵马大元帅,领兵打败了前五王,后三王,为大唐帝国打下一片锦绣江山,后北国造反,又挂帅北征,打到牧羊城,直逼贺兰山,终得归附。后因身体原因未能挂帅东征,不幸地在太宗东征过程中病死长安。就是死后这位英雄也为大唐帝国尽了一份忠心——阴魂附在哭丧棒上,助秦怀玉破了盖苏文的飞刀。
秦琼的儿子是秦怀玉。太宗皇帝的东床驸马,娶了静罗皇姑,话说秦怀玉这个驸马还是跟尉迟恭打架打来的呢。秦怀玉生于乱世,深受其父秦琼的影响,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历任扫北、征东二路先锋,征西先锋。秦驸马最风光的莫过于三江越虎城下力杀四门,闯营报号,哭丧棒破了盖苏文的十二把柳叶飞刀。但是他的牺牲着实令人可惜——锁阳城下,秦怀玉还锏身亡。他苏宝童能是好人吗?他是好人能造反吗?秦驸马大意而慷慨地将昆仑宝锏借与敌军大帅“欣赏”。丢了性命又丢了宝锏。呜呼哀哉,着实可惜啊。
秦怀玉的儿子是秦汉、秦英。静罗皇姑所生,龙子龙孙啊。长子秦汉从小就丢了,到后来征西途中才下山入营报号,与窦一虎是天生一对的活宝矬子。征西结束后留守玄武关。次子秦英更是一个惹不起的活祖宗。年少时就因不满皇宫卫士阻拦他入宫,一怒之下把卫士的脑袋给揪下来了,也就因此有了揪头太岁的雅号。更是看不惯成亲王李道宗陷害平辽王薛仁贵,与御书房的小伙伴合伙把李道宗给海揍了一顿。看不惯国丈詹太师在金水桥钓鱼阻拦交通,一语不合把他给活劈了。当詹国舅拐走太宗时勇挑大担,挂征西三路大帅印,迎回太宗,助樊梨花破了西凉。脾气甚是火爆,武则天篡唐立周后,直接撞死在金銮殿的龙柱上。咦嘘唏,忠臣啊。
秦汉是否有子嗣,评书中似乎没有过多交代,大多沿着秦英这一脉往下传。秦英有两个儿子——秦方、秦文。秦方的戏份不是很多。刘林仙《薛刚反唐》中交代秦方幼时走丢,直到后来睿宗李旦起兵他才投靠睿宗。秦文相对还是多一点的,他的境遇多少与尉迟宝林有点相似——认贼作父。当然了,这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话说护国公揪头太岁秦英因不满武后临朝,碰死在金銮殿上,武后下令让青州侯武三思抄家。此时的护国公府已是乱成一团,得知秦英碰死在金殿之上,秦夫人遣散了家人,上吊死了,只剩下乳母抱着年幼的秦文没来得及出逃。由于乳母长得有几分姿色,再加上秦英安插在武三思身边的暗探伍通的帮助,秦文被当做乳母的儿子被武三思强抢了,貌似顺理成章的成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广,人称金臂二郎,善使一对八卦生铜链子锤。后在伍通的帮助下,沙场反戈,归顺九焰山,成为九焰山四猛八大锤之一。
再往下,也就是秦文的儿子,睿宗朝护国公秦双,就整个唐代评书中对此人并没有什么介绍,他头上唯一的光环就是世袭护国公。
护国公秦双的儿子——金头太岁秦环。相比较其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光辉的。他参加了鸡爪山的起义,讨伐奸贼沈谦,为罗家讨说法。但也是小角色,纯属打酱油。
秦环的儿子,秦洪。东平四十八将之一,中唐大帅郭子仪麾下大将。
自中唐往后,大唐国力衰微,秦罗程几家老臣都选择了归隐,直到后来李璟李煜建立南唐,秦家才再次出世,此时的秦家身份已经高了——护国王。有秦刚,秦瑶之辈,活跃在乱世政坛上。后随着南唐后主李煜献城归降,南唐灭亡,秦家的光辉历史也就告一段落了。
关公战秦琼是怎么回事?关公如何能战胜秦琼?
关公战秦琼,一听就是一件“瞎扯”出来的事情,关羽生活在汉末三国,秦琼是隋末唐初,这中间相差了好几百年呢,两个人怎么可能碰到一起来一场战斗?实际上,这句话本身也就是用来讽刺那些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人。不过,如果硬要把他们拉出来比一比,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比较呢?两人当中谁又会获得胜利?
有时,你也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亚历山大的东征部队与始皇帝的秦军不期而遇,双方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如果壮年的程咬金邂逅如日中天的西楚霸王,哪一个会笑到最后?如果巅峰时的勒布朗·詹姆斯对上90年代初的迈克尔·乔丹,谁又会打爆谁?
三个问题貌似很难,但在有些人的眼里,解决它们并非难事,比如,可以这么做:第一个:打一把类似《帝国时代》的游戏,第二个:玩一盘《王者荣耀》,第三个:用NBA2K试试。
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次涉及类似的问题,天空仿佛会飘来五个字:"关公战秦琼",普遍的看法是,两位强者没有生活在同一时期,无法进行对比。事实上也是如此,关羽、秦琼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论武功,孰优孰劣难以衡量。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关公确实可以与秦琼一战,那就是两人在后世影响力上的对比。
这方面,关羽明显要好于秦叔宝。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在去世一千多后,关羽成为了朝廷与民间都十分推崇的人物,他先被封为武安王,后被封为关圣大帝。中国古代将心璀璨,名将如云,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非常多,关羽却可以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与"文圣"孔子并列的"武圣"。无论是大陆地区,还是港澳台,甚至日韩、东南亚、美国,都可以看到关帝庙的身影,无论黑道白道,心中都敬佩关老爷为人,给他毕恭毕敬地上柱香。至于秦琼,相比之下,他受到的待遇便很一般了,只是位民间的门神,并没有受到后世朝廷、上层人士的青睐。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关羽能够在后世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而秦叔宝为什么稍逊一筹?
1.武力值
关羽的职业是武将,在生前,他是这个行业中的优秀人物。白马之战,曹操派张辽、关羽迎击颜良,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中,没有一个人打得过关羽;襄樊之战,霪雨霏霏,汉水暴涨,关羽抓住战机,降于禁,斩庞德,击败"七军","威震华夏",曹操一度产生迁都的想法。刮骨疗毒更是典型的事例,医生给他治疗时,关羽和诸将饮酒吃肉,谈笑自若,面无惧色。
对于关羽的勇猛,敌人也是心知肚明,比如程昱说:"刘备有英明,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夷陵之战前,曹丕召集群臣讨论,刘备会不会出兵攻吴,几乎所有大臣的都认为:"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一个"唯"字可以看出关羽在魏国大臣心中的地位,连他都死了,刘备还敢上?
在古代,底层的百姓无权无势,战乱、疾病、灾害、强权……威胁着他们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活,人们希望得到关羽这样的猛将庇佑,获得安全感,驱散邪恶势力,保一家平安。特别是在金兵南下、蒙古入侵、满清入关这样的日子里,尽早结束杀戮,免遭涂炭之苦是百姓极度渴望的。
在史书中,秦琼也是位勇将,也能在万人之中取敌将首级,但他的作用主要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看不出有多少独当一面的能力;至于关羽,往往被刘备予以重任,占领徐州时,任命他为下邳太守,征讨刘璋,留关羽镇守荆州。总体来看,两人都十分勇猛,武艺高低并不是造成双方差距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关羽身上肯定有秦叔宝没有的某些特点。
2.尊刘贬曹
如果你看过陈寿的《三国志》,会发现作者以曹魏为正统,曹操、曹丕都是本纪,刘备、孙权只是列传,但是在南宋读书人的眼里,正统变成了蜀汉,尊刘抑曹的倾向十分明显,为什么要以蜀汉为正统呢?仔细一想,会发现南宋的情况与蜀汉的情形十分相似,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中原,刘备虽然地盘最小,但政治口号是"复兴汉室",当蜀中谣传汉帝已死,刘备称帝,国号仍为"汉"。诸葛亮北伐,目的是"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刘蜀政权的使命就是复兴汉室,恢复前朝。南宋曾经拥有中原,金人南下后,靖康之变,二帝北狩,丧失半壁江山,皇帝要给祖宗上坟都得办护照。但他们依然在苦苦支撑,伺机恢复,这和蜀汉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关羽作为蜀汉政权的头号武将,为了复兴汉室奋斗终生,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歌颂他,就可以鼓舞更多的南宋男儿向关羽学习,为正统政权流尽最后一滴血,不屈服于北方的女真人。秦叔宝为李世民征战完,唐朝已经统一了,跟南宋的情况差别很大,而且李唐皇室与胡人的联系较为密切,论正统性,不如汉朝来的纯粹。加之李渊起兵不是为了复兴隋朝,他们是要推翻隋朝,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李渊攻入长安,架空、废黜隋恭帝,和曹氏父子对待汉帝的手法有一定相似性,这不是宋代读书人想要推崇的东西。
3.跳槽次数
除了彰显正统,还有一个统治者非常关心的东西,那就是关羽身上的忠君,关羽虽然跟过曹操一段日子,但一直忠诚于刘备,绝无二心。史书说他"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畏艰险"。即使遇到困难,也没有弃刘备而去。徐州之战后,曹操待关羽极好,给的条件非常优厚,但关羽却对张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临行前,曹操对关羽赏赐有加,关羽分文不取。生命的最后关头,败走麦城,关羽宁愿逃跑,也不投降,最终用自己的死亡报答了刘备的恩情。如此誓死卖命的忠臣良将,自然是上层非常喜欢的人物,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不光要教军人怎么开枪,还要告诉他们对谁开枪,洪承畴、祖大寿等人,明明是满清的功臣,可死后却被放入《贰臣传》,史可法、张煌言,明明是敌对方,却受到乾隆皇帝的尊重,青史留名。
在封建统治者看来,他们不喜欢识时务的俊杰,更喜欢宁死不屈的忠臣,就算是愚忠也无所谓。从这个角度看,秦叔宝便没有关羽那么完美了,据两唐书记载,秦琼先为隋朝效力,在张须陀、来护儿手下当兵,后来又投奔过李密、裴仁基、王世充,在发现王世充不是明主后,与程咬金等人一起在阵前投奔李唐,可以说是一位经常跳槽的武将,对于秦叔宝个人来说,他舍弃王世充,跟随李世民,绝对是明智之举,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但在后世统治者看来,秦叔宝的行为就是叛变,他辅佐的李渊、李世民,也是隋朝的叛臣。如果以官方的力量大力推崇秦叔宝,岂不是在鼓励部下"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哪天轮到自己势微,手下都敢换门庭,连个殉葬的都没有,着实可怜。权衡之下,关羽的忠君更受上层的喜欢,要是全天下都忠于自己,没有二心,那就更完美了,当然,那绝对是痴心妄想,世上总有明白人。
4.其他原因
此外,还有一些原因也推动关羽成为"网红",比如中国老百姓更同情失败的英雄,关羽奋斗一生,活了五十多岁,与儿子关平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充满了悲情与唏嘘;秦叔宝则功臣名就,封妻荫子,位列国公,尽管晚年屡屡得病,但他辅佐的君主统一了天下,自己也高官厚禄,陪葬皇陵,登上人生巅峰。相比之下,关羽的结局更让人印象深刻,毕竟是血的教训。同样的问题在刘邦、项羽身上也有体现,人们往往更同情别姬、自刎的项羽,认为他英勇、率直、真性情,对善于权谋的"老司机"刘邦,尽管他屌丝逆袭,也很不容易,但他是位成功者,荣华富贵了,缺少些悲情。
在裴松之的注中,有这么一条记载:"关羽爱《左氏春秋》,讽诵略皆上口。"虽然这句话没有出现在《三国志》的正文中,还是引起了后代读书人的关注,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关羽喜欢看"四书五经"中的《春秋》,是一员儒将,推崇关羽,不就是推崇信奉儒家学说的人吗?这对于五代以来伦常败坏,渴望恢复纲常名教的宋代儒学复兴运动是大有裨益的,能够引导更多的读书人学习儒家经典,看,连关公都学,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呢。
最后是宣传渠道、力度的差别,关羽是官方大力宣扬的人物,朝廷在中国有多大的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借助官府,关公的形象被推及四方,介绍给各地的百姓,而秦琼,则没有这么好平台,原因之前说过了。民间了解关羽主要还是通过《三国演义》,该书通俗易懂、精彩纷呈,成就极高,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路人转粉,每次提到古典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大奇书",后来演变为"四大名著",关羽做为其中的正面人物,"义绝"的化身,很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
既然有《三国演义》,那有没有其他朝代的演义呢?当然是有的,这就好比十年前,《明朝那些事儿》走红后,突然之间,每个朝代都有"事"了,成功的方式往往被效仿,有条件的都想分一杯羹。但论成就、论水平,其他朝代的演义无法达到《三国演义》的高度,涉及隋唐的小说演义也是如此,虽然作品的数量挺多,但人气远远比不上《三国演义》,如此一来,知道关公的人比了解秦琼的人多就不足为奇了。
民间流传着相当多的关羽故事、传说,虽然离事实有一定差距,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在史书中,往往能够找到最初的源头,如果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个人物,有关于他的信仰便无从谈起。关公能够获得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除其本身具备的素质外,还因为人们在关羽身上寄托了许多现实的需要,朝不保夕的难民看重他的"勇",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看重他的"忠",混迹于江湖的黑社会老大喜欢他的"义",人们各取所需,殊途同归,使关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当然,如果比的不是影响力,是其他方面,最后得出结论秦琼比关羽好,那也是正常的。
今天关于“重返帝国秦叔宝搭配阵容推荐”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